介绍艾滋病各期预防治疗

艾滋病 2023-06-03 17:47艾滋病症状www.xingbingw.cn

的全过程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疾病的表现以及临床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

一、急性期

1.诊断依据

近期有感染HIV高危行为,包括无保护的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和双性性行为)、输血及血制品、静脉吸毒等,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阴性或结果不确定,但HIVRNA阳性,或者没有明显症状,但有高危行为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诊断为HIV感染急性期。

2.治疗建议

急性期症状多持续1~3周后自然缓解,仅需对症处理即可。本期可以考虑进行抗HIV治疗,但有有人持不同意见。抗病毒治疗方案同无症状期患者(见后)。

3. 检查间隔

1)CD4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则每3~6月化验一次CD4计数,每6月化验一次HIV病毒载量即可。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则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3~6月化验CD4计数和HIV病毒载量。

2) 血常规 、肝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化验,其后每3~6月化验一次或有相关症状随时化验。

3) 尿常规 、肾功能、 血糖 、血脂、血 淀粉酶 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化验一次或有相关症状随时化验。

4)HBV、HCV、 梅毒 治疗前化验,治疗后按相关疾病要求定期化验。

5)HIV耐药检测治疗前化验,治疗后若疗效欠佳考虑换药时化验。

6)胸 片 、 心电图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6月检查一次。

4、保健建议

1)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避免过劳。

2)加强营养,平衡饮食,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戒除烟酒。

二、无症状期

1、诊断依据

既往有感染HIV高危行为,没有HIV感染相关症状或仅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但HIV抗体阳性即为无症状期。可由急性期演变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期症状而一发现即是无症状期。

2、治疗建议

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①治疗时机 CD4计数

②治疗方案立足于国内现有药物,首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施多宁(或奈韦拉平或克力芝或锐艾妥),次选去羟肌苷(或司他夫定)+拉米夫定+施多宁(或奈韦拉平或克力芝或锐艾妥)。有条件者可首选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施多宁(或克力芝)。

③服药方法齐多夫定每次300毫克,每天2次;司他夫定每次30毫克(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天2次;去羟肌苷咀嚼片每次125毫克(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天2次;拉米夫定每天1次300毫克;施多宁600毫克,每天1次,晚上睡前服用;奈韦拉平头2周每天1次200毫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则2周后改为每次200毫克,每天2次;克力芝 胶 囊每次3粒( 片剂 则每次2片),每天2次;锐艾妥每天1次400毫克;替诺福韦每天1次300毫克。

④服药注意事项去羟肌苷咀嚼片需空腹服用,即餐前至少半小时或餐后至少2小时服用;克力芝和锐艾妥需与食物同服。

2)其它治疗中草药、胸腺肽、白介素-2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检查间隔同急性期。

4、保健建议同急性期。

三、艾滋病期

1、诊断依据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如果CD4计数降至200个/mm3以下即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急性期,或者虽然CD4计数高于200个/mm3艾滋病急性期,但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属于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 弓形虫脑病

(14) 青霉菌感染

(15)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2、治疗建议

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无症状期。

2)机会性感染治疗多需住院治疗,好转后可以门诊治疗,参见相关疾病治疗方案。

3)机会性感染的预防CD4计数

3、检查间隔

1)抗病毒治疗同无症状期。

2)机会性感染检查间隔因病而异,具体参照出院医嘱。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