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 老是担心自己感染HIV?你可能对艾滋病有太多误解!

艾滋病 2023-06-03 17:46艾滋病症状www.xingbingw.cn

关于,都市里、网络上,总少不了一些恐怖“传说”:

“我昨天去理发被刮伤出血了,会不会感染艾滋啊?”

“公共马桶上有奇怪的污渍,会不会有事啊?”

“如果有只蚊子咬了艾滋病人又咬了我,那可怎么办?”

……

不少人对艾滋病充满了恐慌,需要一再的检测和确认,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俗称“症”,是由于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艾滋病是一种被严重妖魔化的疾病,过去人们对它的恐惧源于无知,如今则源于信息泛滥。比传染病更可怕的,是思想的病毒,是社会文化对疾病的污名化。

1

恐艾症是一种病

当发生了高危行为,担心自己会不会得艾滋病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分担忧,出现焦虑和强迫症症状,反复幻想自己患了艾滋病的情景,并不停地搜索相关信息,一次次做检测,就要警惕可能患上了恐艾症。

有些人恐着恐着,就出现了和感染HIV一样的症状,比如淋巴肿大、喉咙痛、发烧、失眠、乏力、头晕等。

但这不代表真的感染了艾滋恐艾,而是因为过度焦虑恐慌,人体的免疫系统所做出的应对反应。HIV正好也是破坏免疫系统的“杀手”,所以出现相似的症状并不稀奇。

划重点!症状并不能作为是否感染艾滋病毒的判断依据,进行HIV检测才是最靠谱的。

2

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恐艾症的背后,是被污名化的艾滋病和各种错误的认知。事实上,只要对艾滋病有科学、正确的认识,就可以极大缓解这种心理恐惧。

很多恐艾症患者没有过高危行为,却担心日常的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甚至严重影响生活。

殊不知,HIV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基本就是“见光死”。

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三大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没有体液交换的日常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毒,比如拥抱、握手、共同进餐、完好的皮肤接触汗液和唾液等。

如果发生了高风险的暴露行为,也不要惊慌失措,在72小时内尽快服用阻断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病毒复制扩散。在各地的定点医院暴露门诊,以及正规的网上药店,都可以购买到阻断药。

3

被误解的艾滋病患者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艾滋病一直承受着各种污名。当人们说起艾滋病,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惧。

一方面,艾滋病具有可传染、致死性、不可治愈的特点,至今也未有预防性疫苗问世,疾病特点本就造成恐惧。另一方面,艾滋病人手持针管报复社会、一夜云雨后遭恶意传染等新闻广为流传,虽难辨真假,但无疑加剧了人们的“恐艾”心理。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艾滋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还被赋予了无数隐喻和联想,常常与滥交、吸毒、卖血、同性恋等联系起来。如果一个人得了艾滋病,人们总会揣测他的经历,打上“私生活混乱、行为不端正”的标签。

更糟糕的是,对艾滋病的污名化,让感染者隐藏自己,使得艾滋病的防控愈加困难。因为担心遭到歧视与侮辱,感染者不敢袒露自己的身份,逃避检测与就诊,既妨碍了自身的治疗恐艾,也不利于公共卫生预防。

4

正确面对艾滋病,我们可以这样做

诚然,人类对疾病和死亡本能的抗拒,令我们难以摆脱对艾滋的恐惧。但恐惧也有其价值,它提醒人们要提高防护意识,避免高危行为,不慎感染后要及早检测、积极治疗。

如今,艾滋病在预防与治疗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也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HIV感染者通过规范治疗,将体内病毒载量控制在低水平,完全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预期寿命几乎不受影响,日常接触也不会造成传染。

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来说,缺少的不是药物,而是社会的理解和关爱,让他们能像常人一样生活。所以,如果你不是患病群体,请正确认识艾滋病,停止无端的联想,放下对艾滋的厌恶。

3月1日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定的“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呼吁公众消除狭隘偏见,维护每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有的人觉得艾滋病患者都是私生活混乱,有的人却矫枉过正,极度焦虑自己会得艾滋病,这些歧视与心理恐惧都是错误的。

艾滋病只是一种疾病而已,它的传播途径不可耻,唯有正视与科学防治,才能真正告别谈“艾”色变,一起终结疾病流行。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